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金結公司制造廠深化改革取得實效
動真格 出實招 見實效 ——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金結公司制造廠深化改革取得實效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金結公司制造廠立足施工生產實際,通過多種手段深化改革,挖潛提效,產能大幅度提升。截止6月初,圓滿完成鋼結構制作量16000余噸,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長33%。 “成本高、產能低”一直是困擾金結公司制造廠的一大難題,尤其是隨著市場經濟持續低迷,鋼結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如何提高產能、降低成本成為擺在制造廠面前的迫切任務。金結公司制造廠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總經理、黨委書記、法人代表張會清在金結公司調研會議上的講話精神,根據施工生產實際情況,以建立“機構精干化、管理扁平化、生產專業化、行為市場化、分配多元化”的管理機制為目標,強化施工生產過程全方位管理,全力解決制約鋼結構生產的難題與瓶頸。 張會清總經理多次對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等施工管理載體進行強調。金結公司制造廠以張會清總經理講話精神為引領,以提高產能、降本增效為重點,對構件排版、下料、組對、鉚焊、物流、工藝、成本等環節進行全方位梳理,制定施工生產目標,突出過程難點和重點控制,加強施工生產過程全方位管理。為確保各環節工作有效銜接并落到實處,每周、每月、各季度、全年,制造廠定時召開領導班子碰頭會、施工生產例會、班組會,及時總結經驗與不足,分解施工生產目標,將工作任務細化到相關班組、具體人員、時間進度,做到職責明確、目標明確、措施明確,并按職責分工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工作。建立了制造廠手機微信群,隨時分享公布施工信息,以便大家及時了解工程進展情況,并快速作出反應。 面對制造廠廠房設備老化,配套設施與產能不匹配的現象,制造廠對現有設備進行了全面查點梳理,在堅持少花錢、多辦事的基礎上,不斷提高設備利用率。一是強化設備維修、保養與改造,確保現有設備正常運作。下料切割是鋼結構生產首道工序,制造廠力求從源頭解決產能低下的難題,對數控切割車間進行整體改造,對5臺損壞的數控下料機進行維修,確保了8臺下料設備全數同時運轉,實現了月下料5000噸的目標。此外,制造廠還對H型鋼生產線進行了全面維修,確保其恢復使用,施工效率提升2至3倍。二是強化設備返廠翻新改造。自動焊厚板焊接是制約鋼結構產能提升的關鍵環節,2014年制造廠在手任務中厚板焊接占80%以上,為進一步提升厚板焊接效率,制造廠利用壞損設備進行改造,將3臺雙電雙絲焊機改裝為門型焊,工作效率提升了0.75倍;以外,4臺雙電雙絲焊機改裝的懸臂焊也即將投入使用,月產量還可提升300噸,一舉攻克了厚板焊接產量低下的難題。三是充分發揮自主創新能力,自我設計、制作新設備。制造廠利用閑置的液壓缸,自我研發制造了2400噸壓力機,可滿足80毫米至100毫米厚鋼板折彎工作,極大的提高了構件組對效率。四是通過公開招標引進分包隊伍,要求其自帶設備。2014年年初,制造廠開始以公開招標的形式擇優選擇分包隊伍,不僅考慮分包信用度、綜合實力,且要求其自帶裝備,其中防腐除銹車間分包隊伍自配拋丸機。此種“借雞生蛋”的方式,不僅解決了公司資金緊張的難題,而且大大降低了構件除銹成本。五是立足設備保養維修改造的基礎上,積極引進新設備。針對施工薄弱環節,制造廠適當添置了法因數控鉆床、單電雙絲焊機等先進設備,為縮短工期、提高勞動效率提供了有效保障。 金結公司制造廠積極與市場接軌,對外公開招標選擇分包隊伍,對內挖掘、激勵自有員工工作積極性、主觀能動性,在規范作息、出勤等制度管理的同時,以當月產能、生產目標為準繩,實行定崗定員。氣焊車間依據氣割設備數目,由原有的80人削減到59人,施工人員擇優錄用,冗余人員調配到其他需要的崗位。在電工、鉗工等班組實行定額承包制,廠部按照確定的承包班組人數,下達工資發放總額計劃,分配由班組根據個人工作實績和表現自行決定,減人不減工資總額。班組人數由最初的每個班組16人,縮減到11人,人工費用節約15%,工作效率卻得到極大的提升,實現了企業高盈利、員工有動力的共贏格局。 金結公司制造廠深化改革,動真格,出實招,工作效率與施工質量大幅度提升,工程履約狀況良好,2014年初至今,未曾發生一起業主、總包單位投訴事件,工期、質量贏得高度贊許。改革發展的好處正在悄然來臨,金結公司制造廠將迎來欣欣向榮的大發展時期。 |
|